首屆云南預制菜發展發大會即將開幕,滇味“火候”到了嗎?
近日,《滇農參考》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云南省預制菜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云南省商務廳、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于2023年3月3-5日在昆明市舉辦云南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本次預制菜大會將組織預制菜展示展銷,舉行云南預制菜產銷對接會和預制菜產業園區招商推介會,舉辦“預制未來、滇味飄香”云南預制菜產業發展論壇,同期開展云南預制菜直播推廣和云南雪力預制菜批發交易市場揭牌運營等活動。據悉,大會期間,主辦方將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預制菜企業共話云南預制菜產業發展,來自省內外150多戶商家將帶著3000余款預制食品,齊聚昆明,進行預制食品展示展銷。1標準在哪?回顧2022年,在整體消費賽道遇冷的背景下,預制菜一枝獨秀。行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預制菜在工業化國家作為預制食品的成員之一,在工藝、標準和市場等方面趨于成熟,而我國尚處于發展初期。以下《滇農參考》將對預制菜標準、發展模式、預制菜上市企業等方面進行盤點梳理,以期對“滇味”預制菜提供參考借鑒。目前,預制菜最大的問題主要是缺乏標準。如果你突然想吃佛跳墻了,極大可能你會選擇出去吃,而當你在某個餐館吃上這道佛跳墻,很可能,它是一道半成品做出來的,也就是所謂的處在風口上的預制菜。佛跳墻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預制菜領域比較成熟、用戶認知度較高的一個產品。不過,市場規模、消費需求擴大的同時,行業亂象也不少。最直觀的就是價格,單價從不足10元到數百元都有。佛跳墻只是預制菜的菜品縮影,在多達幾千種品類瘋狂擴展的同時,預制菜的健康發展亟需規范和標準。2全國預制菜標準盤點對此,《滇農參考》以“預制菜”為關鍵詞,選取全國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正式發布的現行標準為分析對象,解析截至2022年11月28日預制菜標準的制定情況。核心數據如下:1.現行且有編號的預制菜標準有69項,其中地方標準3項、團體標準43項、企業標準23項;2.山東、廣東、北京發布的預制菜標準排名前三;3.預制菜標準集中在2022年大批量發布。根據全國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數據,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國共有預制菜標準69項,其中地方標準3項、團體標準43項、企業標準23項,分布在8個省份。具體如下:預制菜目前尚無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從數量分布上看,山東、廣東、北京數量排在前三位,分別有31、18、9項,占比達84%,地區分布較為集中。具體來看,山東已發布的預制菜標準有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沒有地方標準,團體標準14項,發布機構主要是臨沂市食品工業協會,發布了有6項;企業標準17項,其中濰坊市宜味客供應鏈有限公司就發布了14項。廣東預制菜標準集中在團體標準,廣東省企業創新發展協會發布的有7項,其他發布機構包括廣東省農業標準化協會、廣東省食品學會、廣東省冷鏈協會、汕頭市美食學會等。
預制菜標準地區分布 數據來源:全國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截至2022年11月28日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廣西是目前唯一發布地方標準的省份,負責的歸口部門為南寧市商務局,發布的標準為《預制菜術語》《預制菜分類》《預制菜冷鏈配送操作規范》,填補了國內預制菜產業地方標準的空白,是全國范圍內該產業術語、分類及冷鏈配送標準的首創,為南寧市預制菜產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此外,河北和湖南都僅有企業標準,浙江和江蘇各有一項團體標準。從已發布的預制菜標準來看,尚沒有國家強制標準及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缺乏約束性,社會成員可自行決定是否采用,但較早發布相關標準,可以擁有更多話語權,可以提高企業影響力。3預制菜登錄宣展來了預制菜行業賽道的不斷擴容需要標準指引來提升產品品質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各部門、組織和企業紛紛公布預制菜產品規范,加快填補行業空白。從生產工藝到加工設備,各種預制菜相關標準層出不窮,引來的第一個問題是標準內容不一,該如何管理。省級單位推出標準,其下屬市級單位也推出標準,兩標準模糊之處,當地企業應聽誰的?兩標準沖突,企業陷入兩難,最終只能是標準失去可參考性,失去標準的意義。2022年7月,為推動和服務預制菜(預制農品)生產物流加工消費信息互通、質量互信、品牌互鑄,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探索開展預制菜(預制農品)登錄宣展試點。登錄宣展意味著什么?對預制菜發展有何意義?我們不妨從《關于探索開展預制菜(預制農品)登錄宣展試點的函》中找到國家對預制菜發展的一些規劃、部署。首先,明確了預制菜的范圍。預制菜不是新鮮事物,但并不是萬物皆可預制。這份文件中指出,預制菜是包括經過預制的單品或兩種以上混配、調配、調理、調味,配以適當包裝標識的食用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既明確了生產工藝,也給出了包含的類別,同時對包裝標識進行了突出強調。其次,對預制菜產品進行了具體要求。先看一下申請登錄宣展需要的材料或者資格:(1)產品及包裝標識代表性圖片;(2)產品品質特色說明性材料;(3)產品生產質量技術規范性文件;(4)生產許可、質量認證、品質評價(檢驗)報告等相關說明性材料;(5)其他支撐登錄宣展的附報材料。逐條來看一下,第一:必須要有包裝。目前很多預制菜包裝簡陋、信息標注不全面,存在安全隱患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較差的購物體驗。包裝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第一道語言,所以預制菜的發展不能忽視包裝。第二:產品要有特色。不論是蔬菜瓜果還是地方小吃,特色在產業發展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對于預制菜同樣如此。比如用地理標志產品生產的特定預制菜,是與這個地方緊密相連的。第三:產品生產標準化。原材料的新鮮程度、生產環境干凈與否、加工設備是否符合要求,預制菜整個鏈條各個環節都要達到相關要求。第四:官方認可很重要。對于消費者來說,官方的認證報告、許可證書等是最基本的質量保障。4首批全國預制菜登錄宣展名單,哪些企業、菜品備受關注?2022年10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確認將120個單位申請的251個產品納入2022年首批全國預制菜(預制農品)登錄宣展名錄,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預制菜頭部產品及品牌的廣泛關注。作為首批納入名錄的預制菜,在申請主體上有哪些,菜品類型分布是怎樣的,各省有哪些企業代表?1.地域分布情況從分布省份來看,全國有20個省份的預制菜產品入選。首批名錄中,安徽數量遙遙領先,入選企業有44家,產品數達到80個,占總數的近1/3。產品數超過20的省份有山東和重慶,在10~20之間的有山西、上海、江蘇、浙江、河南、湖南、廣東。其他省份產品數都較少。從整體情況上來看,平均一家企業有2個產品入選,單個企業入選產品最多的是湖南茂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入選產品分別有口水鴨、紅燒肉、鮮香東安雞、虎皮扣肉、秘制香草鴨。首批全國預制菜(預制農品)登錄宣展名錄地域分布2.企業類型分布情況分析入選的120個單位類型,大致分為4大類:食品公司、農業公司、電商公司、供應鏈公司。以食品公司為主,比如北京臻本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香尚香食品有限公司、江蘇萬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廚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約有70家;其次是農業公司,比如山西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壽光蔬菜產業集團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大自然農業實業有限公司等,約有30家。根據華創證券發布的《2022預制菜行業研究報告》,預制菜可分為四大流派:專業的預制菜生產商(包括速凍食品廠商)、餐飲企業、上游農業企業和零售型企業。這幾種類型企業各自優劣勢如下:(1)專業生產商:具備產品型思維,善于打造爆款產品、渠道建設,在規模方面具備優勢,但其中2B和2C企業也存在區別,2C型企業善于維護品牌,但不善于點對點服務開發,而2B企業正好相反;(2)餐飲企業:天然為服務型思維,在菜品研發、品牌溢價、門店會員群體方面具備優勢,但是包裝食品運營前期需要前置投入,考驗企業渠道建設和服務能力,難點在于中間的思維轉化和團隊組建;(3)零售型企業:產品豐富度較高,且輕資產運營為主,善于消費者洞察和利用數據驅動,背后是零售型思維,但劣勢在于品質難以管控,且產品難以走出自身平臺;(4)上游農業企業:農業企業由于掌握上游,且依托農畜產品積累有豐富渠道,在預制菜發展方面具備天然優勢,但問題還是如何平衡好2B 和2C、新舊產品間關系。在首批全國預制菜(預制農品)登錄宣展名錄中,基本涵蓋了這些類型。5預制菜上市企業戰績如何?有什么特點?2022年8月11日,由央廣網、紅餐產業研究院和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餐飲產業發展趨勢探討沙龍暨《2022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發布,隆重揭曉了“第二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作為紅牛獎的核心獎項之一,“2022年度預制菜領軍企業”評選旨在挖掘國內實力強勁、在預制菜領域內有代表性的企業,最終評選出預制菜綜合實力最強的50家領軍企業。入選“2022年度預制菜領軍企業”的50家企業,主要以B端供應企業為主,僅有小部分企業以C端為主。在本次上榜的50家預制菜領軍企業中,上市公司占比達到38%,共有19家上市企業上榜,分別是安井食品、春雪食品、得利斯、鳳祥食品、華英農業、福成股份、蓋世食品、國聯水產、海欣食品、惠發食品、立高食品、龍大美食、千味央廚、三全食品、圣農發展、雙匯發展、味知香、仙壇股份和獐子島。《2022年預制菜上市企業營收五十強榜單》預制菜賽道火熱,行業融資數量也呈爆發增長之勢。根據紅餐大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上半年,預制菜領域共計發生40余起融資項目,還誕生了首個上市公司——味知香,其在2021年4月A股掛牌上市,成為“專業預制菜第一股”。在預制菜這個新賽道上,入局者不僅有專業級的預制菜企業、傳統速凍食品企業,更有大佬級的餐飲企業,還有農業龍頭企業及不少跨界企業(見下表)。預制菜的高速增長吸引了各路資本紛紛入局爭搶風口。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經營情況持續向好。從重點企業相關業務營收來看,大部分企業預制菜業務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安井食品、龍大美食預制菜營收規模達10億元,其次味知香、國聯水產、得利斯等企業的營收規模也達數億元,同時各企業越來越重視預制菜業務的發展,預制菜營收占比有所提升。不過,一些冀望快速盈利的資本進入預制菜行業后很快就受到重挫,例如,趣店于2022年夏天一度將預制菜的熱度推向頂點,但不到2個月就以閉店告終;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創立的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也只維持了半年就偃旗息鼓。6滇味“火候”到了?為搶占預制菜發展風口,不久前,中共云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云南省商務廳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云南省預制菜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將建成一個云南預制菜創新平臺,建設十大預制菜示范園區,培育百戶預制菜龍頭企業,推出千款預制菜特色產品。一個創新平臺。整合云南科研院所、高校和技術推廣體系,搭建云南預制菜創新平臺,吸引國內外預制菜科研團隊,持續推進云南預制菜營養學、風味學、品質控制學等研究,重點解決生產、加工、貯運、保鮮等關鍵技術難題,助力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十大示范園區。先期推進米線、豆制品、野生菌、鮮花餅、火腿等園區建設,逐步推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園區建設,力爭三年建成十個以上的預制菜示范園區,實現聚集化、集群化、集約化發展。百戶龍頭企業。引進國內知名預制菜產業龍頭企業,培育本土鏈主型、專精特新企業和“冠軍”企業群,鼓勵企業推進中央廚房和預制菜加工廠建設,在每個細分品類、每個產業環節各培育2至3戶龍頭企業,力爭三年培育百戶以上的預制菜領軍企業。千款特色產品。挖掘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預制菜品類,強化標準化加工、適度規模化發展。精準定位省內和國內市場,采取引進游客消費和開拓國內市場相結合,推進預制菜加工廠和中央廚房建設,力爭三年打造百縣千款產品,引領全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預制菜可同時覆蓋農產品原料供應、初級加工制品、精深加工利用要求,是拓展農產品原料用途的流量出口,可實現原料的商品化、標簽化、品牌化,有效延伸產業鏈。目前,預制菜行業被看好,發展前景良好,但同時當前預制菜行業尚無領跑者出現,業內企業面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異地復制難度大、時效性有待提升、物流運輸難等諸多問題。而實際上,行業上游的原材料企業并不僅限于簡單的養殖或加工生產,其在發力預制菜方面,早已具備原材料、供應鏈、品牌、產能、渠道等諸多先天優勢,物流體系及部分下游渠道均可復用。因此,農業不僅能在參與預制菜產業的過程中大有可為,更能通過向下游延伸產業鏈而實現增收增效,助力鄉村振興。作為綠色農業資源大省,云南如何抓住預制菜這波風口?希望本次大會能有實際的成果。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