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香溢遠
□龔文瑞
行走在氣勢磅礴的贛江源頭,我們無法不對這片土地產生深深的敬畏。它承接著2200年的歲月風流,孕育了偉大的客家民系,讓世人感受到這塊不朽的土地,天然具備了一種頑強的破土而出的品格。
透過歷史的天空,我們依稀可以看見篳路藍縷的中原漢人背負祖牌、舉族南遷的悲壯情景,我們仿佛可以聽見客家先民在百越古族、畬瑤祖地客居、融合,在贛南大地繁衍、壯大的宏大交響。鐘靈毓秀的贛南,因為客家人的聚居,從此煙火旺盛、村落連綿,從此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生生不息的客家人,從此安守在這方土地,用勤勞耕耘一壟壟肥沃的田土,用情感釀就一壇壇甜蜜的米酒,用時光烹調一味味精致的佳肴。
贛南,是客家搖籃,也是客家“肴籃”,文化源遠流長,美食世代飄香。歲月流轉,至南宋時期,隨著土客融合、客家民系的形成,一種既傳承了中原飲食文化,又滲透了原鄉飲食習慣,就地取材,南北兼容,自成體系的贛南客家菜就此形成。
贛南是丘陵山區,更是山珍野味生長的豐饒之地,漫山茶樹,遍地竹筍,滿溪魚蝦,更有稻菽芬芳,果園飄香,牲畜滿圈。隨手可得的食材,使客家人可以隨時做出一桌豐盛的美餐。比如清香四溢的擂茶、濃情深蘊的米酒、有滋有味的嗦粉,比如懷鄉念祖的客家釀豆腐、鮮嫩滑溜的瑞金牛肉湯、油香滑嫩的寧都三杯雞、湯汁濃稠的上猶胖魚頭、香氣撲鼻的南安板鴨、味道悠長的定南酸酒鴨、飽含湯汁的章貢膾魚餅,以及令人味蕾綻放的南康泥鰍干炒辣椒、寧都涼拌空心菜、贛縣黃元米馃、全南三鮮豬血、信豐蘿卜餃、石城薯芋餃、大余燙皮、龍南鳳眼珍珠、安遠三鮮粉等諸多風味美食。
今天的贛南客家菜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融他山之石,采眾人之長,早已實現自我超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贛菜文化體系,實現了從傳統的農家菜演變為有品位的文人菜,從地方風味升級為國宴佳品的美麗嬗變。
贛南客家菜以鮮和辣為典型特征,注重保持食材鮮、香、脆、酸、咸、辣的原汁原味,形成了“既有咸咸辣辣,又有清淡鮮甜”的地方特色。在烹飪技藝上頗有講究,用料上突出主料,追求酥軟香濃,注重刀工火候,擅長燒、炒、燉、燜、蒸、煨、烤,強調色、香、味、形俱全。在菜式設計上也很有講究,既有傳統宴席的“六碗八盆十樣”,也有專門吃特色的魚宴、肉宴、豆腐宴、素宴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贛南客家菜,多少故事在其中——這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北歸時在贛州發明的炒東坡,這是明代巡撫南贛的王陽明愛吃的贛南小炒魚,這是紀念清代戴衢亨高中狀元的荷包胙、狀元紅,這是孫中山命名的懷鄉念祖菜釀豆腐,這是蘇區時期毛澤東在興國命名的四星望月……這些客家菜肴無不沾滿鄉愁,每一道菜都仿佛浸潤著一些感動人的情愫,讓人舉箸之間,舌尖上咀嚼的是美味,回味的是鄉愁與文化。
三尺灶臺,炊煙裊裊,歲月變遷,滋味永遠。有人說,一道美食,可以成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市的理由。贛州有太多的美味佳肴,必將吸引更多的人聞香而來。當下,人文、區位、旅游、生態等方面獨具優勢的贛州,出臺了《打造贛南客家菜品牌三年行動計劃》,正努力打響贛南客家菜品牌,積極提升贛南客家菜影響力,一大批名店名師名宴名菜名小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贛州餐飲人正以激昂的使命感,砥礪前行,朝著將贛南客家菜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地方菜系的宏大目標努力奮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西安美食中華行首站走進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