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預制食材行業穩健發展的基石
近期,西貝 “預制菜” 風波鬧得沸沸揚揚,自 9 月 10 日羅永浩發微博稱在西貝所點菜品 “幾乎全都是預制菜” 起,一場關于預制菜的輿論大戰就此拉開帷幕。這一事件不僅讓西貝深陷輿論漩渦,也將預制菜這一新興產業再次推向公眾視野的焦點位置。隨著事件的發酵,消費者對于預制菜的關注度急劇上升,與此同時,國家對于預制菜的相關定義與監管舉措也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重點。
2024 年 3 月 18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農業農村部等六部委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規定預制菜不允許添加防腐劑,從生產到消費全鏈條應嚴格符合冷凍冷藏等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根據通知,預制菜被定義為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經工業化預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且不包括主食類食品、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涼拌菜,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也不在其列。這一定義的明確,為預制菜行業的規范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預制菜產業中,冷鏈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它貫穿于預制食材從生產加工到終端消費的每一個環節,是保障預制食材品質與安全的核心要素。
從生產加工環節來看,預制食材在完成工業化制作后,需迅速進入低溫環境進行儲存與運輸。以華鼎冷鏈為例,其通過自主研發的 SAAS 系統,實現了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全鏈條覆蓋。在倉儲環節運用物聯網傳感技術,對庫存進行精細化管理,使庫存周轉率大幅提升 35%,人工成本降低 28%。預制食材多為富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的產品,對溫度極為敏感。一旦儲存溫度出現偏差,微生物便會迅速滋生,導致食材變質,不僅造成經濟損失,更可能引發食品安全問題。華鼎冷鏈通過精準的溫控措施,為預制食材的倉儲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環境,確保其在儲存期間品質不受影響。
運輸環節同樣是冷鏈發揮關鍵作用的重要場景。在預制食材從工廠運往全國各地銷售終端的過程中,冷鏈物流的時效性與穩定性至關重要。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突破 8000 億元,預制菜專用冷鏈網絡覆蓋率提升至 75%,配送成本下降 15%。高效智能的冷鏈物流系統,能夠借助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實現從生產到消費的最短鏈路和最優配置。運滿滿冷運平臺運營負責人單政委介紹,他們可以為貨主提供全國范圍的冷藏車運力池,注冊車輛逾 32 萬輛,業務覆蓋 300 多個城市、10 萬多條線路,還提供溫控增值保障方案,在運輸時展示車型溫度,一旦超溫便會向司機和貨主發出預警。這使得預制食材在運輸過程中始終處于適宜溫度,最大限度減少了因溫度波動和運輸時長導致的品質下降。倘若運輸過程中冷鏈 “斷鏈”,如冷鏈溫度不夠低、運輸轉場過久等,預制食材的營養物質將大量流失,外觀也會發生變形,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與消費信心。
冷鏈的發展對于預制食材市場的拓展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隨著冷鏈技術的不斷進步,預制食材能夠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原本局限于本地銷售的預制食材,如今借助完善的冷鏈物流網絡,可以運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到海外市場。這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選擇,也為預制菜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預制菜肴,通過冷鏈運輸,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品嘗到地道風味,促進了地方美食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冷鏈在預制食材行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預制菜產業從 “田間地頭”“加工車間” 走向 “百姓餐桌” 的 “守護騎士”。在經歷了此次預制菜風波后,隨著國家監管的加強以及消費者對預制菜認知的加深,冷鏈的重要性將愈發凸顯。只有不斷完善冷鏈體系,提升冷鏈物流的專業化水平,才能確保預制食材的品質與安全,推動預制菜行業健康、持續地發展,滿足消費者對于便捷、美味、安全食品的需求。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剛剛!西貝發布致歉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