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車掌勺41年,他親歷流動中國的美食變遷
從呼和浩特到銀川
從包頭到杭州
再到常州、漢口、青島
雖然值乘線路幾經變化
但他一干就是41年
從讓旅客吃飽吃好
到讓旅客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
對于包頭客運段廚師陳安民來說
他見證和參與了
列車餐飲的巨大變化
目睹了旅客舌尖上的變遷
更見證了
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和幸福指數的不斷提高
2023年3月8日
包頭客運段陳安民從餐車廚師崗位退休
但他心中的那份熱愛分毫未減
他將自己40多年的烹飪經驗
寫成一本厚厚的菜譜留給班組
希望大家繼續改進和提高廚藝
讓旅客舌尖“體驗“更美好
炒好的“大盆菜”裝在鐵盒子里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乘坐火車出行是人民群眾的首要選擇。餐車供餐壓力很大,每天要煮10多鍋飯,配菜也簡單,就是以燴菜為主的“大盆菜”。即便這樣,盒飯經常供不應求。
1981年
剛參加工作的陳安民
成為一名餐車炊事員
陳安民回憶說
那個時候,站臺上黑壓壓的全是人,旅客都是大包小包。
旅客多,吃飯的人也多
在空間狹窄、“寸土寸金”的車廂
列車安全是第一位的
傳統的燒煤做飯
自然就成了餐車的首選
對于陳安民來說
灶前工作最深的感受就是
“夏天熱得汗流浹背
冬天前身熱后身冷。”
除了餐食量多、條件艱苦外
讓陳安民記憶猶新的便是
車體晃動,切菜時總會切到手
控制不好火候
讓炒出來的菜口感欠佳
……
他開始鉆研廚藝
陳安民的父親也是一名餐車廚師
退乘后,他向父親“取經”
向廚藝精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請教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陳安民的努力
很快從炊事員成長為一名廚師
旅客就餐,隨點隨炒,按需烹調
進入新世紀,鐵路客運事業快速發展,餐車車體不斷更新升級,列車餐車整體廚房廣泛應用,讓生火做飯成了歷史。越來越多的旅客不再滿足于菜品單一的盒飯,喜歡走進餐車,點幾個菜單上特色小炒菜,豐富旅途餐飲生活。
為了滿足旅客的多樣化飲食需求
虛心好學的陳安民開始購買烹飪書籍
自費報名參加烹飪班
觀看烹飪節目,提升廚藝
他通過系統深入的學習
掌握了不同地區旅客
不同年齡段的營養需求
并在值乘的列車上推出時令菜品
在值乘的列車上
陳安明用精湛的廚藝和一道道美食
豐富了旅客的味蕾
結合列車途徑的省份
他根據上車旅客的不同口味做菜
從西北特色的燴菜到各地的特色小炒
從香辣的湘菜到江南特色的浙菜
他都做得很好
走出餐車廚房
聽取就餐旅客意見
也是陳安民提高廚藝
豐富飯菜花樣的好方法
沒想到,你這道菜的廚藝提高了這么多,雞肉不腥不柴、爽口下飯,越吃越香!
有一次,一名四川籍旅客
對他制作的辣子雞塊口味提出質疑
他耐心聽取旅客的建議,改進不足
3個月后
機緣巧合這名旅客再次點到這道菜
贊不絕口
互聯網訂餐,送餐到位
如今,曾經的憑票購餐,變成了動車組互聯網訂餐服務,甚至可以通過12306網站訂購土特產,享受送餐、送貨到座服務。隨著菜品的豐富,旅客健康意識的提高,飲食需求也向著健康化和品質化轉變。
餐車廚房炒菜使用電磁爐
做米飯也都是用電蒸汽
陳安民對美食的要求
也不斷提高
從擺盤到口味
從食材搭配到飯菜健康營養
他利用網絡在線學習營養學課程
學懂弄通了葷素搭配平衡
酸性食物與堿性食物的平衡
寒性食物與熱性食物的平衡法則
不僅如此
他幾乎每年報名參加
各種烹飪大賽和培訓班精進廚藝
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并考取了中式烹調師高級資格證書
現在列車的餐飲變化很大,我們普速列車上的餐車師傅們,為了更好地滿足旅客對餐食的需求,也是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讓旅客吃好。
在鉆研廚藝的同時
陳安明把自己總結的烹飪方法
毫不保留地教給年輕人
從燒煤做飯到用電做飯
從“做啥吃啥”到“點單出菜”
在不足10平米的餐車
和鍋碗瓢勺為伴
陳安民走過41個春夏秋冬
親歷了鐵路列車餐飲的變化
見證了鐵路餐車服務的日新月異
一路上
不變的是陳安民服務旅客的初心
他精工細作,烹飪四海
用精湛的廚藝
守護旅客舌尖上的出行路
圖文:任宇婷 郭龍 李佳 李盼 張啟龍
原標題:《餐車掌勺41年,他親歷流動中國的美食變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