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個凍品保稅倉庫投用 推動從“通道經濟”向“港口經濟”轉型
原標題:天津首個凍品保稅倉庫投用 推動從“通道經濟”向“港口經濟”轉型
天津北方網訊:2024年剛開年,生態城內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就迎來開門紅。5日上午,位于基地內的天津市首個獲批申建的凍品保稅倉庫——中農批(天津)國際凍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保稅倉庫迎來首宗進口貨物。經北塘海關現場核驗,45噸來自巴西的牛肉順利入庫,標志著該保稅倉庫正式投入使用。
中農批保稅倉庫總面積達2664平方米,包含2個冷庫,分為低溫區和深冷區。其中,低溫區為零下18℃至零下24℃,用于存儲凍肉和水產品;深冷區可達零下65℃,用于存儲三文魚等高附加值的海產品,為華北地區唯一深冷保稅倉庫。
根據有關規定,在海關規定的存儲期內,保稅倉庫內的進口貨物可暫時緩繳進口稅款,免領進口許可證等監管證件。
“像這批進口貨物,企業可以暫緩交稅60萬元。”中農批副總經理徐愛剛介紹,由于進口肉類、海產品的關稅較高,保稅倉有利于幫助企業減輕資金周轉壓力,降低貨物通關成本,更好地滿足中轉和儲存需求。隨著保稅倉的投用,將進一步增強對進境凍品的吸附力。企業將進一步拓寬貨源,引入阿根廷、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羊肉、牛奶、水產品等貨物,持續豐富京津冀區域的進口凍品供應。
中農批的保稅倉庫還配套建設了一個面積達1600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可為后期開展貨物簡單加工、分銷零售提供便利。
此外,由中農批控股企業——中國供銷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國際凍品交易市場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進度,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屆時,中農批將形成集源頭采購、保稅加工、冷鏈倉儲、凍品交易于一體的全鏈條綜合交易服務平臺。
對京津冀區域內無法進行大宗國際采購的小型加工廠來說,在中心漁港就能直接進貨,縮短了冷庫產品物流周期、降低了采購成本,能更好地融入京津冀一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方便市民購買到質優價廉的進口凍品。
目前,生態城中心漁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已聚集中農批、優合、駿和實業、中漁置業、海世盛通、金三冷鏈等60家冷鏈產業鏈企業,涉及冷凍儲藏、食品加工、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生態城將充分發揮中心漁港區位優勢和“中新合作+自貿聯動”疊加優勢,通過對凍品保稅倉庫建設運營經驗的復制推廣,持續拉長冷鏈產業鏈條,推動基地從以倉儲功能為主的“通道經濟”,向兼具國際中轉、分銷、加工等新業態的“港口經濟”轉型,推動冷鏈物流基地高質量發展。(津云新聞編輯靳永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魯北智能冷鏈儲運中心舉行啟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