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想加速開拓生鮮市場,冷鏈物流如何應對?
生鮮電商一直以來就是個特殊的行業,近幾年來被大力挖掘,越來越多的電商巨頭開始涉足。而生鮮電商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要做好做大難度很大,它考驗的是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很多人想在這里賺錢,但能成功的往往寥寥無幾。最近就有消息稱京東近日以數千萬美元投資生鮮電商天天果園,消息不日將會公布,據相關人士爆料,京東這一輪投資金額與京東投資網上訂餐企業餓了么、餐飲外賣企業到家美食會的金額接近。
最近投資步伐明顯加快的京東選擇投資天天果園應該是要加速開拓其生鮮市場。而天天果園在生鮮電商領域做得已經足夠大,京東戰略入股天天果園后,天天果園的商品可直接在京東平臺出售。天天果園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想依托京東全國各地的物流布局,打通上海以外的全國領域。天天果園是一家有30年食品行業經驗的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現代鮮果服務供應商,而京東是中國自營式電商巨頭,這兩者的合作,真的就能做好生鮮電商嗎?個人覺得還有待商榷。
天天果園是塊好料,二者聯手有優勢
天天果園前身為傳統水果商,有30年食品行業經驗,主營中高端進口水果。其搭建的從產地到消費者之間的直供平臺,解決了生鮮電商行業供應鏈的問題,可以實現產地的直接對接,省去了零售商等的中間環節,方便快捷。國外水果產地的生產規模也相對機械化和規范化,可能在做到標準化同時又降低成本。而且天天果園自建冷庫,冷鏈物流便利,目前有相對完備的冷鏈物流系統,對京東來說,投資這樣一塊好料,對其加速開拓生鮮市場是有很大推動作用的。
但再從全國范圍內的實際物流配送和產品品質上來說,打通生鮮市場似乎不那么容易完成,還存在著更大的挑戰和考驗。
冷鏈物流擴展整合難,保鮮技術空白大
首先,生鮮電商自建冷鏈物流或第三方冷鏈物流整合成本壓力大。京東雖然有覆蓋全國范圍的物流系統,但相對于生鮮的物流模式,京東的強大物流似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并不占優勢。京東若想在各地自建倉儲、全程覆蓋冷鏈物流系統是需要很大的成本和資金技術支持的。冷鏈物流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投資巨大但回收期漫長的服務性系統工程。雖然天天果園自身也有冷鏈物流系統,但只是在上海地區相對完備,目前天天果園想往全國鋪蓋冷庫和冷鏈物流就顯得困難許多,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和投資。
其次,產品品質沒法保證。目前并沒有一套讓消費者信服的安全監管系統來確保水果品質,生鮮流通過程中的中間環節特別多,無法追溯到原產地。雖說國外生產標準化較高,但產品品質差異還是存在的,也很難解決。
第三,天天果園主打進口水果,價格定位是中高端,很多用戶可能僅是偶爾享用,不會經常購買。這樣的話用戶活躍度低,無法有效提高用戶接受度,產品只能賣給中高端消費者,在普通用戶這一塊是短板。而且用戶也相對分散,配送無法集中,耗費的時間、人力、財力相對也大。
另外,像水果這種食品,用戶體驗很重要,也很難將用戶好感保持住。用戶每一次的購買都是試吃,一般消費者覺得好,會再買,而一旦一次買到不滿意的,大多數會不再購買。所以想長久地留住顧客是比較難的。
自2012以來,順豐優選、本來生活網、沱沱工社、1號店、天貓、中糧我買網、蘇寧易購等都開始涉足生鮮電商領域,也各自躍躍欲試自建冷庫和物流鏈,但貌似都沒有大的進展。相對于國內的生鮮市場物流短板,國外的食品雜貨配送領域投資卻在快速升溫。就如主要為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商Whole Foods等實體店配送訂單的Instacart,目前勢頭正火,已經在美國10個城市提供配送服務。這里面是有很多經驗和模式值得國內生鮮電商們學習和研究。
冷鏈物流是生鮮電商難的一部分,更難的是如何打通整個供應鏈。京東想加速開拓生鮮市場,先要建好冷鏈物流是關鍵,而要徹底打通整個供應鏈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況且現在電商巨頭們紛紛看中這塊領域,行業競爭激烈。個人認為在生鮮市場上京東還需要更專注,多投入資金和技術打造生鮮電商系統,國內各垂直類和平臺類的生鮮電商們在開啟新的攻勢之前也應該正確理解市場和用戶,學習下國外做得好的模式,如果只做嘗試不深入挖掘和探索,這塊市場太難打通了。
本文為百略網(http://ibailve.com)旗下自媒體“電商新知”(微信ID:dsxinzhi)原創,首發于百略網(微信公眾號:wwwbailve),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