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兩會」珠海政協委員黃冬梅:推行肉類冷鏈配送,保障肉類安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朱嘉樂
政協第十屆珠海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1月11日-13日召開,珠海進入“兩會時間”。今年政協委員們帶來了什么提案?
珠三角地區的消費者對于肉類的傳統購買喜好側重于購買熱鮮肉,這種傳統喜好,導致肉類從加工、儲存、運輸到銷售,四個環節運作形式均被長期限制在傳統形式下。珠海市政協委員黃冬梅表示,在配送環節,目前廣東全省除了深圳、佛山、東莞及廣州部分地區實現了全市生豬邊肉冷鏈配送,其他地區包括珠海在內都還沒有形成規模化、規范化的邊肉冷鏈配送系統。
黃冬梅介紹,目前,珠海市的豬肉行業已經實現了定點屠宰,但是在配送方面仍然是存在很多采用最原始的肉販自行無冷鏈配送方式的情況,肉品在流通配送中腐損率非常高,嚴重影響食品安全。同時,也非常容易出現豬肉的二次污染,甚至有不法商販調換豬肉,導致“問題肉”的產生;同時,周邊地區的不法商販,將來路不明的肉品流入珠海市場銷售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黃冬梅表示,據調查了解,目前,珠海全市人均豬肉消耗量為50.7公斤,即人均每年吃半頭豬。而全市每天的豬肉消耗量為3400頭,約合肉重34萬公斤。全市兩家定點屠宰場提供70%左右的豬肉供應,剩余的市場缺口由周邊地區或者進口凍肉補充。 但進入市場銷售的肉品通過使用冷鏈配送的占比(包含豬牛羊)僅有30%-40%左右。跟周邊城市相比,冷鏈配送程度較低。
黃冬梅建議,政府主導宣傳推廣冷鮮肉優勢,落實市長一把手“菜籃子”工程;扶持農貿市場肉類銷售冷藏設備設施普及,參考冷鮮三鳥禽類肉品的銷售方式,在市場設置冷柜,在低溫下銷售的肉品,可以保障肉品的新鮮和安全。同時,制定冷鏈配送市場準入法規條例,大力推行肉類冷鏈配送,提升市場準入門檻及標準,參考深圳、佛山、東莞等地措施,所有肉品必須由冷鏈車配送才能進入市場進行銷售。
支持屠宰企業“購產銷一體化”,直接對接養殖場,源頭直采,定點屠宰,將所有分拆好的豬、牛、羊肉冷鏈配送到市場、商超、生鮮門店等銷售點,并安裝溯源系統,讓每塊肉都可溯源,確保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對于異地肉類運輸入珠實行再檢疫,進入珠海市場前,設置駐點對外來肉品進行復檢合格后準許進入市場銷售。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黃鐵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