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人餐飲峰會上,我們學到了這些餐飲干貨!
8月1-3日,CCFA新消費論壇——2022中國連鎖餐飲峰會在重慶盛大舉行,德莊火鍋創始人李德建、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以及巴奴董事長杜中兵等近150名餐飲頭部大咖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餐飲該應對壓力挑戰,錨定高質量發展。
疫情不確定之下,餐飲充滿了各種壓力和挑戰。面對這樣的困境,餐飲人該怎么做呢?此次,餐飲O2O整理了本次會議餐飲大佬們的部分金句,供所有餐飲人借鑒研讀。
01
餐飲人要靠熬、能熬
1、后疫情時期,餐飲或將迎來更復雜、競爭更激烈的時代。二十年前,餐飲三板斧走天下;二十年之后,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未來想要脫穎而出也不容易。
——CCFA常務秘書長,王洪濤
2、回顧整個德莊發展歷史,總結一個詞:熬!就像重慶火鍋一樣,必須歷經熬煉,越熬越香。以前的餐飲人日子不好過,今年的餐飲人日子很難,但未來餐飲人的日子可能更艱難。對此,我們只能做一件事:熬下去。
3、面對困難,餐飲老板們必須調整心態,要有阿Q精神。辦企業是最難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好的心態。實際上做餐飲是做一種游戲,做游戲怎么做?最好是過日子,過日子要愉快。
4、創新再創新,老品牌要注重創新,年輕化,跟上時代的發展。
——德莊火鍋創始人,李德建
5、餐飲人不要總想著上市,走捷徑,踏踏實實做企業更重要。有人在餐飲品牌才在,沒有人才去談品牌,都是空話。
——譚魚頭創始人譚長安
6、中餐要用匠人的精神傳承,因為每一道菜都有它的味道。做餐飲,品質是企業唯一生存之路。
——陶然居創始人 杜康偉
02
餐飲人要熱愛自己的產品
7、創始人要熱愛產品、熱愛品牌,目光永遠在顧客身上。因為沒有任何一個長期發展的品牌是靠營銷或者噱頭走向長久的,永遠是根植顧客,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給客人,一定要在這些方面投入最大的精力。
8、產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品牌,是跟顧客發生關系的載體。一個品牌能夠走的長久,是基于顧客的需求,不斷地去做更好的產品,不斷地去夯實產品的品質和優化產品的體驗。
9、顧客走進購物中心,看到你的門店開在什么位置,就會認為你是一個什么樣定位的品牌。開在大門口的,開在一樓最核心位置的,一定是顧客心中覺得最一線的品牌。
——奈雪的茶創始人 彭心
03
餐飲數字化是持久戰
10、消費者習慣在改變,數字化技術正重塑餐飲產業。餐飲想要實現需求側、供給側提效,數字化勢在必行。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是選擇題,是必答題。數字化是一場持久戰,做餐飲數字化需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尋求短期變現。
11、數字化需要業務驅動、賦能與業務。數字化價值是用出來的,用的人越多,價值越大。
12、餐飲企業做數字化,首先從意識到就應該改變。其次,在組織架構上要發生變革,傳統企業組織架構是一體化式,但數字化時代之下,餐飲企業組織架構將變成網絡式,分布式。
13、數字化建設要跟年輕人玩在一起,必須有認同企業價值的團隊,不是拼人多,而是貴在精兵強悍。餐飲企業數字化做得好,是進化;數字化做得不好,可能就是僵化。
——老鄉雞創始人 束從軒
04
好產品自帶營銷的力量
14、每一位創業者、餐飲企業家在內心都應該有一個信仰,每一個品類都有可能在我們共同的努力和培養下持續的發展壯大。面對周期,餐飲企業首先要想清楚,不能讓周期干擾自己,不能讓周期影響自己對餐飲這份事業的期待。
15、一個企業規模的壯大是靠一個品牌的勢能造就的,品牌的勢能可以持續的。
16、品牌的思維做事決策和生意的思維決策完全不同。品牌是融入于企業家的生命,品牌是成為整個組織或者團隊的夢想導向,這背后有一種信念或者有一種信仰在起作用。導向不一樣,資源整合不一樣,決策的思維不一樣,視角不一樣,思考深度不一樣,更重要是企業家的投入也不一樣。
17、好產品自帶營銷的力量。產品才是1,服務、環境等就是后面的0。很多餐廳沒有力量,就是形式大于內容,形式遮蓋了產品的力量。競爭越激烈的品牌和競爭對手,其實是兄弟關系。越是競爭激烈,關系就越密切。
18、產品主義一定會超越服務主義。產品主義的邏輯到底是什么?產品主義第一層就是品質,對顧客負責;第二層是戰略,產品是否有獨特的價值主張。
第三層是情懷。每一個產品的背后都有故事,要尊重它歷史的形成、地域性等等。最后是一種信仰。每一個產品都能代表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團隊給顧客持續的價值。
19、顧客來到一家餐廳一個品牌進行消費,必將是從產品的價值開始的,從產品的獨特性開始的。包括產品的品質、產品的特色、產品的情感,這些東西組成一個活生生的產品,產品如果沒有這些是絕對不行的。
——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
05
餐飲未來競爭,不是品牌,是生存力
20、我們很難判斷明天發生什么?但餐飲人可以健全企業各個職能,做好品牌的供應鏈,就能在時間周期中熬過去。同時與自己的利益相關方保持良好關系,因為他們可能是你度過時間周期的重要幫手。
21、保持品牌的開放性,顧客需要什么,品牌就謙卑的去做什么。從自我的改變去適應環境的變化,這才是餐飲們能從周期中活下去的關鍵。
——吉祥餛飩董事長 張彪
22、面對周期要平常心對待,因為焦慮是無用的。面對疫情,該關店就關店,該開店就開店,門店數不是最重要的,營收效率為王。如果一家店現年營收在1千萬,你能夠干到2千萬,你也贏了。
23、餐飲最終要做的是性價比。如果沒有極致的性價比,未來很難立于不敗之地。
24、餐飲經營很多時候需要逆向思維。當市面上的餐飲品牌都在做社區時,你可以反過來進商場。當所有餐企都傾向于開小店時,你可以去開大店。
——南城香董事長 汪國玉
25、品牌力、產品力都是企業的凝聚力。具備凝聚力的餐企,更容易穿越周期。
26、面對疫情等各種不確定性,餐企們需要現金為王,要有足夠的現金存量,保證品牌在周期期間能比其他企業生存時間更長。餐企未來的競爭,不是產品與品牌,是生存力。生存的時間越長,贏面就越大。
27、未來不確定是持久的,長期的。面對著這樣的不確定性,餐飲人們可以借鑒毛主席關于持久戰的戰略:步步為營,見招拆招。
——華旗山楂果茶創始人 霍洪敏
06
餐飲人要做長期主義
28、數字化是品牌突破百店規模的關鍵,標準化、數據化的運營,可以讓企業門店快速增長。
29、餐飲跨區域最大關鍵,是品牌勢能。
——比格董事長 趙志強
30、餐飲要做跨區域運營,首先要看供應鏈的覆蓋、配送能力;其次,看組織與團隊,即人的因素。最后,核心還是產品,產品能否被當地區域接受。
——快樂小羊副總裁 楊鷗
31、餐飲人要基于長期主義,做正確的決策。
——費大廚創始人 費良慧
32、餐飲品牌跨區域發展,最重要的是能否差異化。
——九鍋一堂創始人 周祖澤
07
餐飲人永遠不要放棄
33、餐飲做大的基礎就是做強,做不強的話做大也會倒下來。做餐飲,要把強放到第一位。
34、做高端餐飲頻繁開店是有問題的。
35、高端餐飲做的并不是食材,也不是菜品,而是文化。新榮記的文化是廚師對菜品的態度,像對作品一樣對待自己的菜品,并將其當成自己的榮譽。
36、品牌和人一樣,都會老化。人在年輕的時候狀態好,因為好細胞多,壞細胞少。年紀大的時候,好的細胞就減少了,不好的細胞就多了起來。正因為如此,當下年紀大的人都喜歡干細胞植入,為自己加入更多好細胞。
品牌年輕的時候也一樣,好細胞多,壞細胞少。但一旦壞細胞增多了,老化了,品牌就會老化。如果品牌想要穿越周期,永遠保持年輕,就應該跟人一樣,不斷的提煉好細胞,干掉壞細胞。
37、永遠不要放棄!永遠要學會感恩!永遠不要抱怨!
——新榮記創始人 張勇
38、餐飲做強是短時間的事,做大的長時間的事。幾十年的時間去打磨一件事,打磨熟了就大了。
39、文化沒有對與錯,只有堅持。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大家都這么說,都這么想,都這么干,這就是文化。
40、品牌老化外在最明顯的有三點,第一,裝修;第二,員工老化;第三,產品不創新。因此,餐飲品牌想要保持年輕感,首先,在場景上可以五年更換一次裝修;其次,引入更多年輕人稀釋老年員工;最后,產品創新,不一定要產品本質創新,可以在售賣或者包裝形式上進行創新。
——喜家德創始人 高德福
41、在外部環境變化下,企業要充分判斷“變”與“不變”。不變的是雙手改變命運的企業價值觀,變的是更好適應外界環境的組織架構。
42、越是周邊的環境變化多端的時候,對人的要求就越高。這個時候將錢花在人身上是最保險的,而且是投入產出最劃算的。短期內看來是在增加成本,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投資往往是大于任何投資的回報。
——海底撈CIO 邵志東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華鼎供應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河南華鼎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國已經有25個分支機構,18個省級中心倉,倉儲面積30萬平方,干支線網絡2470條,輻射全國20多個省,243個地級市,1749個縣,通過華鼎自主研發的SAAS系統,已連接上游工廠1000余家,下游終端門店120000余家,并先后榮獲“中國冷鏈百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全國冷鏈運營創新企業”、“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河南省冷凍食材數字化供應鏈示范平臺”、“2022年度餐飲冷鏈物流企業TOP10”、“河南首批物流“豫軍”企業名單”、“全國商貿物流重點聯系企業”等國家和行業榮譽,并參與國家城鄉高效配送服務標準的制定。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餐飲行業峰會帶來了哪些新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