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活豬轉運癱瘓,但冷鏈運輸能解決根本問題嗎?
截至10月23日9時,全國共發生46起疫情,涉及12個省(市、區)的31個地市(盟),因疫情影響撲殺生豬超過20萬頭,更加嚴重的是,根據農業農村部生豬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的要求,全國除港澳臺、新疆、青海、海南外的28個省(市、區)生豬跨省調運將全部暫停,上述28個省份2017年生豬出欄總量約為6.77億頭,約占全國生豬產能的98.3%。
這意味著全國生豬產能跨省調運流通基本上全部“癱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王宗禮透露,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因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撲殺生豬超過20萬頭。
但,禁止生豬跨省調運,專注于冷鏈運輸,真的能有效控制疫情嗎?
① 冷鏈運輸政策,從今年5月20號開始實施,為什么遲遲沒有擴大?
顯然過分擴大冷鏈運輸,并不適合這個生豬產業的發展。
冷鏈運輸應該包括兩個概念——冷鮮肉和凍品。根據行業人士介紹,中國豬肉市場百分之七八十是以鮮銷為主。鮮肉在運輸之前,需要降溫排酸。屠宰的鮮豬肉要放在冷庫里降溫幾個小時。如果只靠機動車把熱的鮮豬肉降溫,達到排酸的效果,根本就不可能。一個機動車的設計,它雖然有降溫保溫的功能,但是讓它大功率制冷幾乎不可能。況且,冷鮮肉運輸時間過長會影響肉的品質。
國家現有運輸方式有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海運和空運。顯然,空運和海運鐵路運輸都不適合,因為對冷鮮肉和凍品的保溫和降溫,是一個硬性要求,以上三種運輸方式都離不開公路運輸。也就是說冷鮮肉凍品運輸的主要方式只有公路。如果完全靠公路運輸冷鮮肉的話,那么問題就來了。遇到,雨雪天氣,大雪封路會怎么辦?多種運輸方式,總要比一種運輸方式要強得多。我以前搞過家電制冷維修,對制冷設備還是有所了解。過去的冰箱制冷是用的氟利昂12。而我們空調制冷用的是氟利昂22。如果用空調達到冰箱的制冷效果,幾乎不可能,因為制冷劑不同。
②下面我們探討一下對疫情控制。冷鏈運輸,是不是真的有優點?
非洲豬瘟病毒首先是一個外來病毒。究竟是怎么傳進來的?現在應該還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是通過活體運輸嗎?如果從國外活體運輸只有種豬,和走私豬了。如果是野豬攜帶傳染給家豬,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聽到哪個國家有大批野豬死亡的報道。因為非洲豬瘟一旦感染之后死亡率相當高。如果是野豬攜帶和感染。還沒有報道對野豬進行大面積捕殺。
如果冷鏈運輸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那么沈陽運往山西的白條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又怎么解釋?病毒在低溫情況下,存活的時間更長,還是在常溫的情況下,存活的時間更長。
顯然,凍品和冷鮮肉更適合病毒的長期存在。如果是活體,非洲豬瘟病毒具有潛伏期。我們更容易觀察和預警防治疫情的發生。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不在于活體和冷鏈運輸的模式,而在于監管。全國幾乎同時對泔水豬進行了清查。結果是豬血清蛋白中含有非洲豬瘟病毒。通過飼料直接傳染了。還有內蒙古,非洲豬瘟病毒的傳入,完全是人為的傳入。監管不到位。幾起豬瘟病毒的擴散,都是和相關人員有直接關系。運輸方式的改變,改變不了病毒的傳染和擴散。那只是表面文章。
③過分的冷鏈運輸,會加劇生豬產銷區的矛盾。
全國各地屠宰行業機器設備,是根據這個行業多年的實際需求。投資建設的。中國整個屠宰行業規模很大。如果過分追求冷鏈運輸,將不適合中國養豬業的發展。牛豬生產地區的屠宰設備根本就不能夠滿足牛豬屠宰。更不要談到冷鏈運輸。
④一種運輸模式的改變,更要考慮一下養豬各行業的生存問題。
中國經濟應該是市場經濟。我們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每一項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該代表全國,大多數人的利益。這也符合三個代表精神。如果要制定一個行業規則還是要與實際相結合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