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個冷鏈物流保稅倉獲批,進口海鮮12天直抵你的餐桌
活蹦亂跳的三文魚從深海打撈出來,在火車低溫環境下“睡”十幾天,送上餐桌時依舊是“出海”的新鮮狀態。是不是很炫酷?
近日,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從重慶國際涉農物流園區獲悉,重慶首個冷鏈物流保稅倉已通過重慶海關審批。這意味著,未來進口肉類搭上全程保鮮的“直通車”,只需12天就能直抵終端市場,物流周期大幅縮減,市面上將迎來品種更豐富且價格更便宜的進口肉類。
渝新歐直運時間縮短30天
在中國西部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身穿工作服的工人正用叉車將幾十箱來自河南的凍品放入冷庫儲存。一靠近冷庫,一股寒意撲面而來,冷庫內溫度達零下18-23℃。
這里是重慶的“大冰箱”:每天出現在餐桌上的雞鴨魚牛羊肉,以及一部分海鮮,都是從全國各地運輸到這里,通過溫差鎖鮮,然后源源不斷送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餐飲酒店。
“很快這里還將升級擴容。”中國西部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項目業主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首個冷鏈物流保稅倉已經通過重慶海關審批。今后,來自歐洲的凍品通過“渝新歐”直達重慶,進口肉類到達重慶人的餐桌,時間上大幅縮短。
按照以往的進口肉類,通過海運先運送到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再分撥到內陸城市。在重慶設立保稅倉后,通過“渝新歐”鐵路直達重慶,從歐洲進口貨運最多只要12天,比以前要縮短30天。
“目前已經與比利時、荷蘭、挪威等國家出口商洽談,有意合作引進當地高品質海鮮和牛羊肉。”如何最大程度“鎖”住海產品的鮮味,重慶國際涉農物流園區現階段正在白市驛鐵路貨運站場籌建一條4.5公里的鐵路專線,預計今年內開建,“歐洲進口肉類通過渝新歐到達站點后,不用二次卸貨重裝,直接可由叉車運送往冷庫,最終實現冷鏈物流中心與“渝新歐”鐵路的無縫對接。”
凍庫租賃價格低且交通方便
“引進來”后如何快速有效分撥到次一級零售網絡?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冷鏈物流中心距離快速一縱線2公里,直通主城內環的中梁山第三隧道——華巖隧道,通車后到主城內環僅需 5分鐘,緊鄰成渝高速、九永高速、繞城高速等多條重要線路。
“通過周邊的交通網絡,運往主城附近區縣的大型超市及酒店,例如重百、永輝等超市。”除了大重慶范圍,目前正在加快布局二三級冷鏈物流倉儲,更多產品還將快速輻射到了周邊區縣及附近省市,如涪陵、萬州、開州、成都、貴州、昆明、西安等地。
按照體量計算,目前該項目冷庫容量達28萬噸,每天吞吐量在5000噸左右,經營著近8000種冷鏈食品。據了解,冷鏈物流保稅倉還將對西南地區產生輻射效應,未來冷庫儲運成本還會有下浮的空間。企業得到的實惠,都將體現在市場消費上,市民購買進口肉類售價,也將相應降低。
文/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 郭欣欣
受訪者供圖
編輯 Emily
Shirley樂樂
———重慶商報出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