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京東菜鳥“混戰”大閘蟹冷鏈物流
金秋十月,蟹美膏肥。一場圍繞“陽澄湖大閘蟹”而展開的冷鏈物流之戰也如期上演。
和往年相比,今年格外有看點。據了解,順豐自2008年開始承運大閘蟹至今,連續多年領跑大閘蟹寄遞市場,可謂是“一家獨秀”。但今年隨著京東、天貓等加入戰局,順豐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三國殺”的局面。
事實上,在大閘蟹未開捕之前,順豐、天貓、京東就已提前布局。今年8月份,京東物流召開了大閘蟹生鮮冷鏈原產地解決方案推介會,針對各大湖區推出了包含物流、運營和營銷在內的定制化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同月,天貓入股易果生鮮,將菜鳥與易果生鮮旗下物流平臺安鮮達進行整合,以提升天貓生鮮的配送能力。9月份,順豐也發布了基于陽澄湖大閘蟹的“點、線、面”冷鏈物流解決方案。
“各生鮮電商和物流企業爭奪陽澄湖大閘蟹業務,表面上爭奪的是大閘蟹的銷售權和快遞權,實質上是將大閘蟹作為一個入口,比拼的是各自服務客戶的能力,同時也藉此提高客戶粘性。”物流行業觀察人士楊浩峰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保障“鮮”與“活”
寄遞“大閘蟹”,必須考慮它的生命時限。據了解,大閘蟹脫水后72小時就會面臨生命危險,死蟹不能食用。因此,如何保障“鮮”與“活”,是對快遞物流企業最大的考驗。
記者梳理發現,順豐、京東、天貓等為了提高大閘蟹的運送時效,使出了渾身解數,并在部分城市實現了“朝發夕食”。
在此次大閘蟹寄遞季,順豐開通了遍布全國市場的寄遞流向,覆蓋江浙滬、京津冀、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在配送時效上,同城、重點一線城市可實現當日或次日到貨,省會城市、偏遠城市保證隔日抵達。
“消費者在京東下單后,蘇州、上海最快6小時收到大閘蟹,北京、廣州、哈爾濱、廈門、南昌等城市享受24小時次日達,全國近300個城市將在48小時內嘗鮮。”京東協同倉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天貓生鮮則在菜鳥網絡基礎上,聯合安鮮達、EMS運送大閘蟹。消費者在天貓生鮮下單后,上海核心區域6小時就可以送達,重點城市次日達。據了解,大閘蟹開湖首單僅用兩小時就送到了蘇州木瀆鎮的消費者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大閘蟹的鮮活度和純正質量,順豐、京東、天貓紛紛在陽澄湖周邊建廠,打通上游供應鏈,與上游蟹商、蟹農合作,從源頭上把控質量。
順豐選擇了在陽澄湖湖區原產地直發的方式。順豐方面表示,“順豐今年對大閘蟹寄遞服務進行時間、空間雙重升級,堅持原產地溯源,從陽澄湖湖區直接發貨,力保從源頭控制生鮮質量,保障‘從湖邊到桌邊’的新鮮品質。”
與順豐類似,京東物流也將整個“戰線”前移到了陽澄湖邊。據京東協同倉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陽澄湖畔建成的大閘蟹協同倉,面積比往年大一倍,倉內設有入庫區、生產區、抽檢區以及冷鏈中轉區等,每個區域都設置了專用空調恒定溫度,最大程度確保大閘蟹的鮮活度。
天貓生鮮方面,安鮮達與EMS合作的陽澄湖產地倉規模龐大,兩大倉合計面積超7000㎡。產地倉除具備一般的中轉分揀功能外,還入駐了超過100名專業質檢員,專門對大閘蟹進行產地標準化質檢。
楊浩峰表示,“秉承一貫的輕資產模式,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布局冷鏈物流,借用專業的力量來完成冷鏈物流這樣專業的事,天貓系很擅長。”
運輸矩陣大比拼
據業內人士介紹,大閘蟹從湖邊到桌邊至少要經歷四個環節:收件、包裝、運輸、落地配,每個環節都決定著大閘蟹的生死存亡。
如何對大閘蟹進行包裝也十分有講究。順豐方面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大閘蟹寄遞過程中對溫控的需求,集團對保鮮技術進行了改進,針對包裝進行技術研發,利用更安全、保溫性更好的冰瓶來進行保溫和預冷。
京東物流經過多次測試,為大閘蟹量身定制了專用包裝箱、冰袋等專業冷媒以及封箱膜膠帶,從商品打包、分揀、配送,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每一個環節,均可實現24小時全程監控。
天貓則通過采用更有厚度的保溫隔熱箱,加入冰袋等冷媒,模仿螃蟹原來的生長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在大閘蟹運輸方面,順豐、京東、天貓一致選擇了“航空+陸運”的運輸矩陣。
順豐方面表示,基于各個湖區產地為點、陸空運輸連線、全國消費市場成面,建立起了完善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寄遞體系。
以“陽澄湖湖區”為例,在空運方面,順豐出動了7架全貨機支持泛陽澄湖區域的大閘蟹寄遞工作,保證大閘蟹湖區出水后第一時間從周邊八個機場裝載空運,每天可支持170余噸的處理量。
陸運方面,順豐針對“大閘蟹專線”首次投入高鐵運力資源,日處理量可達20余噸。此外,新增100多條專項干線線路,并根據運輸環節中的“高峰期”與“平穩期”出現的不同情況合理配置車輛運輸,做到“大閘蟹專貨、專線、專運”。
京東物流采取了“陸空聯合”的運輸矩陣,增加航空路線至近20條,并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大閘蟹“頭等艙”服務,為大閘蟹開辟了專門的機場綠色通道,將交接時間由平均6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為了保證大閘蟹在機場各個環節處于控溫環境中,京東物流首次使用了機坪恒溫車,確保溫度、時效、品質可控。
此外,京東物流根據區域的不同和里程的長短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例如,華東區域以陸運形式全程采用專業冷鏈運輸車,全國其他區域則采取航空直發,即使在偏遠的黑龍江也可以兩日內送達。
易果生鮮旗下的全資物流子公司安鮮達成為天貓生鮮的運輸主力軍。據了解,安鮮達在陽澄湖產地倉配備了40輛冷鏈車組成短駁車隊,每天有70架左右的飛機飛往全國各地。
在“最后一公里”落地配環節,天貓生鮮主要城市由安鮮達配送團隊負責,而在安鮮達未能觸達的城市則會交由EMS配送。順豐推出了“大閘蟹專遞”服務,并提出“優先配載、優先中轉 、優先派送、快速理賠”的工作要求。京東物流同樣“優先配送大閘蟹”,并推出了“死蟹包賠險”。
天貓生鮮則在“死蟹包賠”的基礎上,推出了“缺重包退”服務,并隨機發出10萬個天貓稱,幫助消費者稱重。
競速中還需合作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中國漁業協會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大閘蟹產業規模為648億,相較上年同比上漲20%,預計今年大閘蟹產業總規模將達778億。
近千億的大閘蟹冷鏈寄遞市場規模,引來快遞、電商巨頭的青睞是十分自然的事。楊浩峰分析認為,在這場以大閘蟹為主角的競賽中,多家企業各有優勢。但從進入冷鏈運輸行業時間、操作經驗及資源能力來說,順豐顯然更勝一籌。
“冷鏈物流競爭的背后,是網絡管控能力和溫控設備設施。”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告訴記者,在民營快遞企業中,順豐憑借直營化快遞網和空中快運網,更有競爭力。
楊達卿還表示,雖然順豐在倉儲、運輸和配送方面更具有優勢,但在客戶獲取能力方面不及京東、天貓等電商巨頭,盡管天貓、京東短期內難改變順豐領先優勢,但會逐漸分食順豐市場。
不過,從整個冷鏈市場發展而言,商用冷鏈行業還面臨著“冷鏈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服務水平不高、運輸商品的腐損率較高;冷鏈行業發展不均衡,行業集中度低,缺乏具有超強整合能力的巨頭”等問題。
“包括順豐、京東、天貓在內的商流、物流巨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目前以及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靠單打獨斗、一家統吃全產業鏈條是不太可能的。”楊浩峰提出,生鮮物流企業應該形成聯合、協作、互補的業務模式,通過形成合力以在冷鏈物流“江湖”中占據一席之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