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順豐“拍案”而起,相繼入局加碼冷鏈建設億歐網2019-01-14 15:11億歐網2019-01-14 15:11
時間:2023-10-28 18:07:01來源:admin01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為了農產品上行,馬云做了一個630億的大項目。
2018年,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平臺誕生的農產品品牌超過1000個,網絡銷售額超630億元,這為農村農產品上行,農民脫貧致富開了個好頭。農產品市場雖大,但解決農產品上行流通一直是個難題,產銷信息不對稱、物流運輸困難等。
打造美味餐桌背后,農產品上行路途坎坷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重生產,輕流通”一直影響著農產品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廣義的農產品流通包括農產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涉及生產、收購、運輸、儲存等眾多環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由于包裝、冷鏈技術、物流網絡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大量農產品腐爛變質,農產品成本增高。
有媒體報道稱:“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銷售大多是就地出售的傳統經營方式,即便是出口,也因包裝粗糙、保鮮冷鏈儲存技術落后,每年有上萬噸的果蔬腐爛,經濟價值難以提升或嚴重損失。”
雖然現在農業發展迎來了聯網時代,但我國農產品物流在信息化水平、社會化程度、技術創新等方面還處于初步階段,特別是在包裝、運輸、倉儲方面存在較大問題。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會直接影響所攝入食物的質量,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嬌貴”的生鮮經過一路顛簸,讓我們想嘗得一口鮮并不容易。“再也不網購牛油果了,一路晃蕩,表皮黑了,外面軟了,可打開后里面已經發霉了。”“網購的水果兩天前就到了,結果快遞今天才給送,水果已經爛了一大半。”“網購8只大閘蟹,6只‘死翹翹’。”難怪有人說,網購生鮮有風險,品質好壞靠運氣。
除了網購,菜市場、超市等也存在食物腐爛的現象,浪費嚴重。據農業部統計,在2016年,我國水果產量達到28351萬噸,蔬菜產量達到80005萬噸,均居世界第一。然而其中超過15%的果蔬類食品在流通的環節中腐損,損耗價值超過500億元。同時,我國農產品供應鏈模式主要以批發市場為核心,流通環節層級較多,導致果蔬產品在流入、流出批發市場時經常出現常溫運輸、拆零散賣現象,從而導致冷鏈“斷鏈”。
所以,無論是對零售商,還是生鮮電商來說,物流都是關鍵一環。
而電商相對于零售商而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小重量、多頻次”,在運輸過程中無法形成規模化效應。再加上,農村交通設施不完善,物流網絡不健全,也會增加冷鏈物流運輸中的成本。
“盡管當前主流快遞網絡延伸到了田間地頭,但是出于成本考慮,大部分水果只能采用廉價的快遞,這大大影響了送達水果的時效;對溫度敏感的水果,不得不采用空運,成本十分高。快遞物流的成本是做水果線上銷售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一位水果電商從業者對億歐物流表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我國農產品流通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40%左右,其中鮮活產品及果蔬產品要占60%以上,而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圓通速遞副總裁相峰認為,農產品物流存在5大問題:
1、標準化:傳統的農產品,不能解決標準化,連定價都很難進行,還有物流方面都要基于標準化。
2、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3、農產品營銷品牌及電商營銷品牌聯合率低。
4、供應鏈分工協作的機制還沒有很好的形成。
5、農產品冷鏈發展滯后,物流在生鮮冷鏈方面還有比較大的挑戰。
由于生鮮冷鏈的水平比較低,導致農產品電商在品種方面還是存在嚴重的制約,把優質的農產品通過全鏈條、冷鏈和時效的提升可以推動農產品的發展。
農產品物流市場潛力巨大,阿里、京東、順豐相繼入局加碼冷鏈建設
盡管農產品上行存在諸多問題,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鏈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市場需求愈加旺盛。
2017年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旺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肉類、水產品、禽蛋、牛奶、蔬菜、水果)規模超過13億噸,達到13.28億噸,冷鏈交易額市場規模達4700億元。在618、雙11、年貨節中,人們的網絡消費清單中,生鮮食材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
2017年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總額達到4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占全國物流總額252.8萬億元的1.58%;冷鏈物流總收入達到2400億元,增長10%;冷鏈物流倉達到1.193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7%,農產品約4775萬噸,同比增長13.7%;冷藏車達13.4萬輛,全年增加1.9萬輛,同比增長16.5%。
據艾瑞咨詢預測,2020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3132億元,前景可觀。
相峰認為,農產品的電商領域正在迎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2020年互聯網覆蓋率將達到51.6%,快遞企業也希望把物流網絡跟農產品電商結合起來。另外,中國電商領域這幾年發生了深刻變化,社交電商興起,農產品通過微商、直播等方式得已流通。
近年來,阿里、京東、順豐等接連入局,不斷加碼冷鏈供應鏈及物流等建設,一系列創新模式使生鮮市場重振活力。
菜鳥:
2018年4月,菜鳥開辟中泰生鮮直通車,途中全程冷鏈,有三次以上動態溫控調節。“榴蓮對溫度敏感,如果在室外溫度30度以上,日曬超過2個小時,貨損會增加5%—10%,”菜鳥生鮮專家指出,榴蓮必須在夜間或早上進入倉庫,所以中泰之間的全程運輸都是以此倒推設定好時間,以確保榴蓮不會暴露在日照環境下。在此情況下,8萬個榴蓮從泰國運到中國用了120個小時,并減少了損耗率。
京東:
查干湖魚,近年來受制于運輸條件和銷售渠道,其影響力一直局限于吉林省內和周邊省市。2018年12月,京東冷鏈針對查干湖魚利用冷鏈卡班在供應鏈一體化方面的應用,滿足商家點到點及最后一公里向上游延伸的運輸服務需求,為其提供電商入倉、工業分銷、產地直發等全場景、全流程的生鮮商品運輸方案,從而實現查干湖魚最快24小時送至全國300城。
順豐:
秋風起,蟹腳癢。陽澄湖大閘蟹真正走進普通人的餐桌,是伴隨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順豐設有專門的陽澄湖大閘蟹分撥中心,利用安全、保溫性好的冷源來進行保溫和預冷,加上空運、陸運調撥的結合能力,實現全程溫控運輸。從陽澄湖一點輻射全國。陽澄湖大閘蟹2天可以送到新疆,24小時內就可以送到香港市民的餐桌上。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生鮮電商不能只是網上供需對接,而是要介入生鮮冷鏈的數字化、全流程管控來確保生鮮電商的服務質量,這樣也可實現全流程成本最優化。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表示,為了保證水果生鮮實現足夠快的響應周期,需要在四個環節上發力:一,全流程的冷鏈;二,新的倉儲、運輸模式;三,新型技術的支持;四,產品源頭的統一管控與管理。
迎著清晨的陽光享受沾滿晨露的水果蔬菜、肥美的海鮮,如何實現這個美好的愿景是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只有社會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電商、快遞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才可以真正把鮮美可口的食物,安全送至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作者:于亮亮/珍珍,馬曉楠對本文亦有貢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京東為云花打造冷鏈“高速公路”云南網2020-06-17 12:08云南網2020-06-17 12:08
下一篇:快手x京東超市“助農”新方法:達人溯源、冷鏈直達、深入產業四川14歲少年滿臉紋身被父親驅逐家門,找不到工作,如今怎樣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