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抗疫③ 上海企業研發-18℃冷鏈貨物消毒機,為“外防輸入”扎緊籬笆
近日,3艘來自南非的貨輪在天津港靠岸,海上漂泊多日的柑橘終于卸貨。此前,因為南非新冠疫情較為嚴重,這3艘貨輪被多個港口拒絕靠泊。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關鍵因素,是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與上海梵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冷鏈貨物消毒技術。
在市科委、市衛健委、上海海關、市疾控中心等部門支持下,用于-18℃冷鏈的消毒機研發成功,今年5月獲緊急上市許可,具有不結冰、彌散度好、免掏箱、非接觸等特點。正是這款設備對柑橘集裝箱進行了消毒。截至目前,冷鏈貨物專用消毒機已用于綏芬河、黑河、天津港等口岸以及上海部分中轉庫,消毒近萬個集裝箱,確保了進口貨物的安全。
立項3個月研發出冷鏈消毒機
去年7月,進口冷鏈產品檢出新冠病毒后,冷鏈消毒技術被提上議事日程。-18℃環境下,普通消毒劑會凍結。如果把一箱箱貨物從集裝箱里搬出來消毒,則存在冷鏈中斷風險,而且工作人員感染病毒的風險比較高。能否開發一款能在冷鏈集裝箱內自動消毒的設備?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找到了梵通生物,后者是一家環境消毒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研制出了汽化過氧化氫消毒機器人等產品。
過氧化氫的水溶液俗稱雙氧水,是一種消毒劑。梵通生物技術總監姜建福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技術能讓雙氧水汽化后,結合脈動微真空系統形成微負壓,無死角地分布到需消毒空間,完成立體化的高效消毒。
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與梵通生物討論后認為,低溫過氧化氫消毒劑結合多級層流技術可以解決冷鏈集裝箱消毒難題。“我們首先保證消毒劑在-18℃環境中不會結冰,然后利用層流智能補償技術,改進原有的過氧化氫汽化技術,讓它在低溫中也能高效汽化。”姜建福解釋道。
后續的一系列實驗證明,這個方案是可行的。兩家單位采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作為指示菌,對消毒效果進行評價。他們還以枯黑芽孢桿菌作為生物指示劑,布置在集裝箱最難消毒的角落,驗證消毒效果。為確保冷鏈食品的安全性,他們采用食品級過氧化氫,這種消毒劑無二次殘留,安全環保。
經過緊鑼密鼓的研發和實驗,用于冷鏈消毒的樣機及低溫消毒劑就問世了。一個20英尺的標準集裝箱,這款設備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消毒。它具有物聯功能,梵通生物員工可以在上海對各個口岸的設備進行遠程操控,完成操作后即可開具《消毒證明》。
遠程操控設備為口岸扎緊籬笆
在梵通生物辦公場所看到,兩名員工正在電腦屏幕前操作“KINO消毒管理系統”,并通過微信與綏芬河、黑河等口岸的工作人員聯系,確認集裝箱箱號等信息。在他們的辦公桌上,堆放著一疊疊蓋過章的《消毒證明》。經過冷鏈消毒的貨物品種多樣,包括椴木板材、牛肉、大豆、餅干、啤酒、果汁等。“用這種技術消毒過的水果,有5500噸左右。”一名員工說。
“我們憑借自主研發的技術參與國家海關口岸的疫情防控,很有成就感。”姜建福表示,“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研發出新的設備和工藝,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他的微信里有一個項目群,群里有市科委、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和上海海關的工作人員,他每周都會報告冷鏈消毒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進展,如發現問題也會在群里反映,政府工作人員都會設法解決。
這個凝結著企業和政府心血的新產品,首先在綏芬河口岸投入使用,此后應用于黑河口岸,為中俄公路貨物貿易的疫情防控保駕護航。南非輸華柑橘貨船滯港后,天津港與梵通生物溝通,企業派4名員工前往天津,與天津口岸衛生處理部門緊密合作,對柑橘進行了全面消毒,讓這些在海上漂泊多日的南非水果進入了中國市場。
目前,梵通生物正在滿洲里口岸、二連浩特口岸參與集裝箱貨物消毒效果評價工作,有望為中蒙貿易的疫情防控作出貢獻。預計未來,國內將有更多的口岸采用這種設備,用科技手段為“外防輸入”扎緊籬笆。
來源:上觀新聞
↓分享
↓點贊
原標題:《科技助力抗疫③ 上海企業研發-18℃冷鏈貨物消毒機,為“外防輸入”扎緊籬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