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物年損耗高達4.6億噸,“背鍋俠”之一是冷鏈物流基礎薄弱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朱彬
界面新聞編輯 |
1
近日,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一項研究發現,每年我國蔬菜、水果、水產品、糧食、肉類、奶類、蛋類七大類食物按重量加權平均損耗和浪費率合計22.7%,約4.6億噸,其中生產流通環節食物損耗3億噸。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與消費端的食物浪費不同,食物損耗是指食物在生產、收獲后處理、貯藏、加工、流通等環節由于人為、技術、設備等因素造成的食物損失,造成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環節播種粗放、采收不精、儲運環節冷鏈不完善等。
近年來,我國大規模推進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據統計,2014-2021年國內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由1500億元增長至4117億元,2014-2021年復合年度增長率為15.52%。
然而,無論從冷鏈流通率,亦或冷鏈基礎設施來看,我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美國和日本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均超90%,我國同類產品冷鏈流通率僅為35%、57%、69%。
此外,國內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仍較為薄弱。美國冷庫容量1.03億噸,人均保有量0.48噸,冷藏車保有量達到25.41萬輛,平均每千人便配有1輛冷藏車;而我國當前冷庫容量僅有5224萬噸,人均保有量0.037噸,冷藏車平均每千人配有0.2輛冷藏車。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數據顯示,按目前七大類食物約五成減損空間計算,若減少一半損耗,我國可每年節約2.3億噸食物,滿足1.9億人1年的營養需求。
為減少食物損耗,國家對預冷、貯藏、保鮮等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的大力投入,有望進一步推動冷鏈物流市場發展增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