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餐飲業:沒虧的是少數,已度過最艱難時刻
極目新聞記者 張萬軍
2022年歲末,回看過去的一年,各行各業都深受疫情的影響。餐飲行業無疑是其中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閉店、禁止堂食、員工感染……這些都曾給餐飲從業者帶來巨大的挑戰。
本月初,國務院出臺疫情防控新十條政策,調整疫情防控策略,終于給餐飲行業帶來了曙光和希望。
全國各地的餐飲行業現狀如何?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有多大?明年的前景如何?極目新聞記者探訪了武漢的五條知名美食街,采訪了北京、上海、成都的多家餐館,多位業內人士和餐飲業協會負責人,試圖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青山某商場美食街場景
餐館堅持營業,多數時客人稀少
12月26日上午10時許,武漢市青山區和平大道一家知名商場的5樓,聚集了10多家中大型餐館,從粵菜到湖北本地菜,從西餐到火鍋,餐飲品類頗為齊全。此時,商場剛開門不久,商場內的顧客極少,多家餐館已經開門營業,工作人員或站在門口準備迎接客人,或在店內做著營業前的準備工作。
雖然有多家餐館已開門營業,但仍有數家餐館處于閉店狀態。其中包括一家做肚包雞的餐館,一家西餐店,一家做牛肉火鍋的餐館,一家香港茶餐廳等。這一幕同樣出現在當日的武昌區沙湖路美食街上,多家餐館關著門,還有一家規模較大的中餐館也處于閉店狀態。
一家做蒸菜的餐館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此前一直處于閉店狀態,前幾天為了迎接圣誕節和元旦節日才開門營業。平安夜和圣誕節兩天的生意還可以,但和往年同期相比,生意還是差了不少。“月初疫情防控調整后,店內的生意主要以外賣為主,但當時外賣生意也不好,所以就閉店了一段時間。除了我們店,商場其他多數餐館那段時間都沒有開門營業。”這名工作人員表示。
武昌沙湖路美食街場景
上午11時許,沙湖路美食街上終于出現了零星的客流,一對年輕人走到一家港式茶餐廳門口時,立即被熱情的服務員引到座位上。此時,其他多家餐館尚未有客人進店。
中午12時許,正值用餐高峰期,武昌沙湖路美食街上多家營業的餐館仍門可羅雀,一家海鮮餐館內空無一人,另外一家面積頗大的中餐館內只有兩桌客人在用餐,每桌客人也只有兩三人,還不如店內工作人員多。
漢街某餐館場景
下午1時許,武昌漢街一家港式茶餐廳的大廳內,只有不到一半的座位上有客人用餐。前臺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這已經算這個月內生意比較好的情況了,之前的上座情況更差,最近幾天因為圣誕節才好些。
晚上7時15分許,漢口解放大道一家商場7樓的美食街,雖然有很多家餐館在營業,但極少有餐館出現客人較多的情況,多數餐館內只有零星的客人在用餐。一家中餐廳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最近的生意不好,平均每天的營業額只有一千元左右,最近三天的生意稍微好一點,累計營業額約一萬元。
晚上8時許,漢口萬松園路美食街,此時本該是這條武漢知名美食街的客流高峰期,但路邊卻有多個停車位空置。多數餐館內客流稀少,只有少數幾家餐館內的客人稍多。由于客流量少,很多餐館甚至沒有在門口安排服務員攬客。
雪松路美食街場景
盈利只是少數,只能勉力撐著
青山區和平大道上的一家商場美食街,一知名鄂菜餐館店長鄭先生介紹,這幾個月生意很差,全年來說生意也不好,現在餐館的生存面臨著較大的危機。從12月初疫情防控調整后一段時間,店內生意還沒有恢復,只有最近兩天還湊合。“目前店子運營最大的成本是房租和人工支出,我們店每個月租金就要6萬多。沒有客流量,我們也沒有辦法可想,只能硬撐著。”鄭先生說。
沙湖路美食街上一家火鍋店老板李先生表示,今年內,住在盤龍城的他就被封控在家5次,餐館今年也因疫情閉店多次。11月份,他們店只營業了7天,整個月店子營業額只有一萬多元,每天平均才一千多元。“我們店300多平方米,一個月的房租就要5萬,員工工資一個月2萬多,加上食材成本等,店子一個月成本至少10多萬元。”李先生表示,今年店子預計虧損達到數十萬,現在他只能咬牙硬撐下去。
無獨有偶,解放大道一家商場美食街的某西餐廳店長表示,今年從年頭到年末,一直受到疫情的影響,一年下來,餐廳處于虧損狀態。“大多數餐館情況和我們差不多,能持平或略有盈利的很少。”
武漢一家擁有三家分店的知名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陳先生介紹,他們企業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時間是從11月份到12月份。“9月略有盈余,10月持平,11、12月嚴重虧損,業績比2020年同期還要差,今年圣誕節同期的營業額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他分析,今年武漢盈利的餐飲企業不會超過30%,大部分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
解放大道某商場場景
全國多地餐飲,情況大同小異
12月29日,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一家知名川菜餐館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近期餐館的生意不太好。和這家餐館工作人員說法相似的還有上海市黃浦區云南南路一家餐館的工作人員,他也表示,近期的生意不如以前,客流量不到以前的一半。
上海市靜安區江寧路一家知名揚州菜餐館工作人員也稱,今年因為疫情原因,餐館曾多次閉店。近期店內客流量受到疫情影響不太好,全年來說也不是很理想,預計會虧損。“今天的客流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她說。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一家知名連鎖面館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他們店近期的客流量還可以,但也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全年來說,情況不如去年好。
極目新聞記者還采訪了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七街一家高檔粵菜餐館的工作人員,其表示近期店子的客流量還可以,但本月初疫情防控剛調整的時候客流量不好,直到最近幾天才有所好轉,全年來說不如前兩年。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條一家烤鴨店工作人員稱,他們店近期客流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全年經營受疫情影響較大,不如前兩年的情況。目前,他們店附近不少小餐館已經關門放假了。
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一家知名川菜館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受到疫情影響比較大,近期店內客人不多,今年的總體情況也不太好,是最近三年最差的一年。據他了解,當地餐飲行業整體都受到疫情影響,業績都不太好。
走過最難時刻,正在走向復蘇
根據上海市和北京市統計局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上海市住宿餐飲業收入為1038億,比去年同期下降21.9%。同期,北京市餐飲收入為900億元,同比下降12.8%。
上海市一家擁有數千名會員的餐飲協會秘書長羅先生(化姓)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今年3月到7月中旬,上海市餐飲企業因為疫情原因暫停營業。此后放開堂食后,餐飲企業仍不時受到零星疫情影響,經常出現閉店情況,市民的消費信心也因疫情受到影響。
羅先生介紹,據他了解,上海市餐飲行業今年全行業虧損,預計會有30%到40%的餐飲企業會關閉,而正常情況下每年關閉的餐飲企業比例在10%到20%。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者現在面臨困難巨大,有的甚至在賣房子籌集資金,盼能度過難關。他們還采取了各種開源節流的措施自救,但這些措施能否起到作用,還有待觀察。
“這個行業現在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急切盼望政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羅先生呼吁。
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一名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目前北京餐飲行業正在逐步恢復,有些店子已經出現了排隊的情況,但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如人手不足等。今年5月北京的餐飲企業暫停了一個半月堂食,前段時間疫情防控剛調整時顧客不敢進店消費,是北京餐飲行業今年最困難的兩個階段。總體來說,北京餐飲行業今年比較困難,大部分企業虧損,賺錢的企業很少,還有一些企業倒閉,是近三年里最困難的一年。“從我個人來看,明年情況應該比較樂觀。”他表示。
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劉國梁表示,從今年10月初至12月下旬,因為疫情原因,武漢餐飲行業受到嚴峻的影響,多數餐飲企業都遭受了很大損失。直到12月19日,餐飲行業才開始慢慢回暖。從近期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多家知名餐館的生意正在步入正軌,應該說整個行業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劉國梁表示,為了提振餐飲行業信心,協會近期組織策劃了煨湯食補美食節、鄰里年貨節、手提團年宴等一系列活動,并積極組織餐飲企業參與2022楚菜美食博覽會、2022跨年消費季活動等,服務市民,提升行業人氣。
“對明年充滿信心和期待,因為盡管目前感染新冠的市民很多,但大部分已經恢復過來,同時國家推出了很多提振經濟的政策和對策,這些對餐飲行業來說都是利好。”劉國梁表示。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